01
企业想实现自动化运营,会面哪些问题?
1. 企业老板或管理层对自动化运营的认知不深,不够重视,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管理运营模式,效率低下;
2. 缺乏具备相关自动化技能的员工,没有好的基础做自动化升级改造;自动化必然会对职务数量需求带来冲击,导致员工有抵触情绪,担心失业问题;
3. 没有把整个生产、运营、销售、服务等环节的标准化流程固定下来,导致重复作业、低效浪费;
4. 没有相应的标准化培训体系,上行而下不施,执行不到位,没有结果;
5. 没有充分应用市面上的自动化软件工具,如RPA、AI、EHR、ERP、CRM、SCM等等,没有用到企业里去,人力跑数据,效率和决策双低;
6. 没有自动化的顶层布局,一是不知道有这东西,二是不知道怎么弄。
诸如等等
02
企业为什么要实现自动化?
要解决观念问题,从财富象限的角度来讲,想要实现财富自由,就要有能实现财富自由的金鸡。
实现财富自由大概有三条路径:
一是做企业,拥有一个或者一系列的能自动化运营赚钱的企业;
二是做投资,可以投资股市和楼市,这需要相应的投资技能;
三是做股权投资、投资其他能自动化运营的企业。
这三种方式各有利弊,都是被动化的管道收入来源。
那什么是财富自由?
盖棺定论,就是当被动收入大于日常开支,就实现了财富自由。
03
怎么做一个自动化运营的企业?
我们重点探讨第一条路径
国人常有一个执念,做企业就要做百年企业、百年老店,做到老,传到老,总想着能传过三代,殊不知现在企业的寿命,能过三年就很不错了。
现在市场商业环境差,不假。但做得好的企业,大有存在,也有迹可循。探秘别人的成功之道,借鉴并吸收成为自己经营企业的养料,走别人成功过的路,迈别人失败过的坎,让自己少走弯路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。
04
怎么看待一个企业?
我个人认为,可以这么看:企业只不过是一个产品、一个容器。
产品可以串很多个不同的产品,容器可以套很多不同的容器。
企业将来可以卖掉赚钱,也可以留着给自己养老,前提是,这个企业得赚钱。想要卖掉,还得值钱,要有好的品相和配置。
所谓好的品相,就是有好的团队,好的产品和服务,好的品牌度,成熟的盈利模式,合规的财务+税务数据,能实现自动化运营,实现躺赚。
所谓好的配置,就是要有好的股权布局,有风险隔离机制,能把投资人、合伙人、核心员工、上下游产业链相关方,都装进这个容器里,大家以后能相安无事,在一个锅里吃饭,资本进退有度,企业上市有路。
05
怎么玩转一个企业?
我们可以试着规划一下:
先成立一个家族公司,用来承载财富和投资。
再以这个家族公司去成立一个或多个防火墙公司,用来投资各种项目或者实体,风险小的就共用防火墙,风险大的就单列。
再以防火墙去投实体运营企业,到这个层级,才算是9分成熟的运营实体。
06
为什么说企业是一个产品?
产品可以用来交易,也可以自用,企业应该具有交易的属性,以后做起来了,可以卖实体运营公司,可以卖防火墙公司,甚至于可以把家族公司这个篮子一起卖掉,只有价钱合适。当然,留着自用也可以,用来传承三代。
07
为什么说企业是一个容器?
企业依法律而成立,是一种契约精神,可以缔结很多关系。厂房、公司是小容器,用来装企业内部的人,有相应的制度安排,打扫好屋子,才好请外面的人进来。外面的天地才是大容器,如市场占有率、品牌溢价、招商加盟、连锁经营、财务投资、战略投资、上市规划、并购重组等等,跟外面的市场发生关系。
08
在资本眼中,有多少种公司?
大概说三种公司:
第一种公司:赚钱不值钱,能赚钱,走流水,但税务不清、财务不清、法务不清,属于“三不清”。没有投资价值,没有资本的进出通道。没有规范的股权架构、上市无望。赚钱是真能赚钱,还能连锁化,还能千城万店。但真不值钱。
第二种公司:值钱不赚钱,如高科技企业、互联网企业,高精特新企业,前期靠烧钱,有政策红利,未来有大前景,估值市场也有好价。属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
第三种公司,既赚钱又值钱,税务财务法务都合规,商业模式能跑通,股权架构也合理,给投资人、合伙人、员工、上下游都预留了空间,公司各部门都有好的运转,具备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运营的能力。
作为没有太多资本或技术背景的人,应该重点发展第三种类型的公司。
要知道经营企业,就是讲故事。故事好听,就有人信;有人信,就有人跟随。人就是江湖,要懂江湖规矩。
要知道一个企业从成立到上市,是可以提前规划设计出来的。
如果说,传统模式是爬楼梯战略,
那么,资本模式就是坐电梯战略。
09
怎么做到企业既赚钱又值钱?
我认为需要具备下面几个特征:
1. 自动化运营:企业各个部门能自动运转起来,能相互协调配合。不管是人员自动化、机制自动化、还是系统自动化,内外协同,老板能解放出来。
2. 顶层战略规划:知道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。多关注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,判断企业所处行业的位置和生命周期,制订中长期的计划,规划各机制板块的完整
3. 资本股权布局:事先规划好上市路径,资本进出通道,合伙人机制,持股平台搭建,预留股权空间,使得投资人、合伙人、管理层、核心员工上下有别,进出有度,充分调动各方积极能动性。
4. 商业合伙模式:规划好的商业模式,对内对外、对上对下的合作机制,商业模式跑通,盈利模式有竞争力。
5. 税筹风险管控:很多老板对企业的风险认知不足,时常游走在法律边缘,企业税负重,重复交税。要有阳光税筹手段,要有护城河设计。
6. 自动化运营工具: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在企业的不同周期,引入不同的数字化工具,让数据多跑路,从半自动到全自动,规避数据孤岛,规避日后的升级,系统推倒重来。
10
企业自动化运营总结
一个成熟的企业,未来即将伟大的企业,就该未雨绸缪,谋定后动,规划自动化运营之路,布局企业9大板块内容。走好后面的路,按照既定步调,执行到位。
企业自动化之路,任重且长,不是一蹴而就的事,需要花很长时间去建设。
企业家要有充分的耐心,前面辛苦一阵子,后面轻松一辈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