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很多公司,其实都在税筹路上“裸奔”?
不信可以看下面的三个问题,能让老板们集体破防
税务灵魂三拷问
1. 为什么隔壁公司和自己的规模一样,每年却能多买一台奔驰?
2. 为什么自己的财务总在救火,而税务局却比你还清楚自己的公司底细?
3. 为什么省税就像在打地鼠,按下葫芦,浮起瓢?
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,税务筹划不是做假账,而是让企业天生合规。
有句话流传很广,很多老板,不是在监狱,就是在通往监狱的路上。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,是税务出了问题。比如抽逃税、虚开环开发票、私户收款等等。所以,要特别引起重视。
举个例子:某个公司的年营收达8000万,净利润却不到500万,因为有私户收款,还被罚了280万。更扎心的是,同行隔壁公司,用省下的税钱,换了新的生产线,市场份额也翻了好几倍。
深究原因在于:90%中小企业的税务问题,在于缺乏税筹的顶层设计。这就好比盖楼,不打地基,表面风光,实际上危机四伏。
企业的税务顶层设计,不是临时补票,而是要从企业的战略、业务结构到财务流程的全局规划,让企业合法合规+省钱,两不耽误。
那么如何搭建企业财税的防护墙呢?
第一. 从战略定位入手,先有蓝图规划,再动手执行
比如:某个科技公司,通过分拆公司业务,将研发部门注册成为一个单独的高新技术企业,企业所得税可以从25%降到15%,一年下来能省下不少税。一百万就能省下10万,一千万就能省下100万。
还可以有合理省税的环节,比如可以把仓库搬迁到物流园,享受园区优惠,增值税就可以从13%降到6%。
第二:从组织架构入手,让资金变得更聪明
在企业初创期时,可以用个体户核定税率1.5%-3%,在企业成长期时,可以转型为有限公司,享受财政返还政策。 也可以从重组供应链,如电商公司,通过采购+销售模式,将综合税负从28%降低到15%。
第三:要梳理财务流程,从人治到数字化
手工做账容易出错,可能会漏报收入,导致补税+罚款,甚至可能直接破产。 企业需要用到一些财税软件,让财税数据变得透明、可视化,同时也能避免出错。还需要及时跟进、对接税收优惠政策
第四:要进行风险管控,提前规避风险
有些财税红线不能碰,比如私户收款每月超过5笔,系统就会有预警; 比如税负率低于行业平均值的30%,也会触发稽查风险。
正确的风险管控做法是每年做一次税务体检,要做到四流合一
第五:要加强人才体系培养,培养税务特种兵
要加强内部财务培训,每月解读最新的财税政策,了解金税四期的稽查重点。可以与外部顾问、专业机构进行合作,设计出长期的节税方案。
税务筹划,重在未雨绸缪,提前规划。
合法是底线,别和金税四期的大数据硬刚,也别抱有侥幸心理,金税四期已经打通了银行、社保、物流数据,传统的野路子根本行不通,就等于是自杀。如某些网红主播利用阴阳合同来逃税,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,就是补缴加罚款超1个亿,账号也被封了。现在的电商数据也要求同步上传。
不要为了省钱而省钱,要算清背后的隐形成本。
如某些企业为省税,特地注册几家个独企业,结果是因为虚开发票被罚,损失的金额是是省税金额的好几倍。当然,现在个独企业,也不再是税筹的最佳选择,因为全面改成查账征收。
最后我想说,税务筹划,不是一撮而就的事情,需要长期规划,需要从公司架构、业务流程、税收政策、交易结构上提前布局。
有个很现实的问题,很扎心:
当你的同行,已经开始用省下的税钱,来挖你的团队、抢你的客户时——
你还想要继续做那个“裸奔”的老实人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