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上海泰金经济发展中心官方网站!
400-6960-619 021-50829809
服务热线:
因为
值得
专业,
信赖

【股权激励】揭秘股权激励成功的关键

发布日期:2025-05-21 06:41:54   来源 : 志强企服    作者 :曹志强    浏览量 :71
曹志强 志强企服 发布日期:2025-05-21 06:41:54  
71

股权激励的四大灵魂拷问:

"凭啥他拿的股比我多?"

"股份到底怎么定价格和定数量?"

"分红到底能不能兑现?"

"离职时,股份会不会打水漂?"

这是很多公司员工,在面对股权激励时,经常会问到的问题。

如果处理的不好,可能会导致股权激励,前功尽弃,形同虚设。

股权激励成功的关键,就是让员工满意。人心都不在了,再激励也没用。

根据2025《中国企业股权激励白皮书》显示,72%的股权纠纷。来自于分配不公,68%的员工离职,跟退出机制不明确直接有关。

今天志强企服来结合华为、宁德时代等企业的案例,来拆解股权激励的"评估+定价+分红+退出"全链条解决方案。

首先来破解"凭啥他拿的股比我多"的问题

股东层面,以出资不出资、出力不出力、全职兼职、技术有无、资源有无等参数来分股

员工层面,就要以岗位、能力、价值、历史贡献等因素来分股

核心矛盾:一个公司中的技术大牛与销售大神,到底哪个价值更大?

"CTO和CMO到底谁该多拿股?"这个问题,困扰了无数的老板

海尔2024年就推出了"三维动态评估体系",我们从中可以找到答案

这个评估体系通过:岗位贡献度(50%)、能力储备值(30%)、历史功勋值(20%),三个层面来实现精准量化。

举例:某个科技公司的技术大牛(带领团队攻克关键技术)评估得分:

岗位价值(85分)*50% + 技术专利储备(90分)*30% + 项目盈利贡献(75分)*20% = 84.5分

销售大神(年度业绩增长200%)得分:

岗位价值(80)*50% + 客户资源储备(85)*30% + 营收贡献(95)*20% = 84分

最终股权分配比例1.02 : 1,既体现技术壁垒的价值,又尊重了业务贡献。

接着来回答"股份定价和定数量"的问题

定价格有三种方式:现值等利法、现值有利法、现值不利法。

现值等利法就是公司实际估值多少,就按“估值*占比”计算

现值有利法就是对员工有利,对公司不利,打个折扣卖给员工

现值不利法就是当外部投资者进入时,会抬高估值,员工要花更多的钱,才能得到更少股份

站在企业的股权激励想做成的角度,应该让员工有"占便宜"的感觉,应该采用现值有利法。

关键公式:心理锚定价=行业均值×企业成长系数

宁德时代在2023年采取"阶梯式定价法"来做股权激励:

基础价:按最近一轮融资估值的70%定价(给足安全边际)

激励价:达成年度目标,可按60%行权(创造超额收益空间)

惩罚价:未达标,次年购买价上浮20%(强化目标约束)

至于定股份数量的问题,可根据岗位大小而定,设定一个区间范围,级别越高,数量越多,全凭自愿原则。

关于股权激励的定价和数量,会涉及到持股平台、估值模型、价格模型、数量计算、虚拟股、期权、锁定期、行权期、实股等等,一项比较专业的工作。志强企服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从早期的项目启动、项目包装、顶层战略、股权架构、股权激励、动态调整、营销方案、模式方案、合伙方案等一站式服务,让企业能快速进入快车道。

我们在做股权激励时,要避免估值幻觉,某个生鲜电商品牌,按照巅峰期200亿的估值来定价,破产清算时,股权价值归0。因此还需要设置兜底条款、退出回购条款等。这就回答了离职时,股份会不会打水漂的问题

最后来解决“"分红到底能不能兑现?"

分红应该做到透明化,让激励对象能心里有数

过往的分红做法是,完成年报后,手动计算分红,这里会存在人为误差,并且会延期3-6个月到账。

企业如果能做数字化转型,让数据可视化,员工随时能查看股份价值,分红测算,到了时间和任务目标,就自动触发分红,并且实时到账,如果附加动态调整机制,就能起到更好的激励效果。

企业在做股权激励时,要做好风控管理:比如创始人婚变分走一半股权,导致股权结构动荡;比如技术骨干离职加入对手公司。比如估值虚高,定价定量不合理等等,这些都会导致股权激励的失败。

企业的股权激励,不是分蛋糕的艺术,而是做大蛋糕的科学。

当员工真正理解"我的价值被看见,我的收益有保障,我的退出有尊严",股权才能从纸面数字转化为组织战斗力。

一个好的股权方案,要让员工睡前想着目标,醒来充满干劲,因为每一份努力都明码标价。


地址:
上海市浦东新区永泰路502-512室二楼
电话:
400-6960-619 | 021-50829809
Copyright © 2019 上海泰金经济发展中心 . All rights reserved | 沪ICP备13021144号 [站点地图]
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