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顾名思义,企业在上市之前,需要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。企业从创立之初到上市前夕,大概会经历18种股权变化,以及相应的税筹方案,在以后的课程中会详细讲解。
下面重点分析企业在国内的上市通道有哪些?各有什么要求和侧重点?以及需要注意些什么?
国内通道有:上交所(主板+科创板),深交所(主板+创业板)、北交所
1. 上海证券交易所(上交所)
主板+科创板
主板侧重点:聚焦大型成熟企业,2025年预计上市20-30家,偏好为高分红、业绩稳定的传统行业龙头(如消费、金融、能源)。
主板上市条件:需满足连续3年盈利、净利润累计≥1.5亿等财务指标;注册制后更强调行业地位与持续经营能力。
科创板侧重点:面向“硬科技”企业,2025年预计上市20-30家,重点支持半导体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等领域。
科创板上市条件:预计市值≥15亿元(研发型)/40亿元(产品型);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≥15%;形成核心技术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≥5项;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(需要证明技术领先性及商业化前景)。
科创板案例:中芯国际(科创板)凭借半导体核心技术快速过会,募资532亿元,创科创板纪录。芯驰科技(半导体设计)2024年上市,首发市盈率为156倍
2. 深圳证券交易所(深交所)
主板+创业板
主板侧重点:与上交所主板定位类似,2025年预计上市7-10家,侧重制造业龙头。
主板上市条件:需满足连续3年盈利、净利润累计≥1.5亿等财务指标;注册制后更强调行业地位与持续经营能力。
创业板侧重点:注册制后包容性增强,2025年预计上市30-50家,覆盖新能源、高端装备等创新企业。适合:成长型创新企业(年营收1-10亿元)
创业板上市条件:要求最近一年净利润≥6000万元(注册制新规),或营收≥3亿元且市值≥50亿元;允许“三创四新”(创新、创造、创意,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)企业申报。特殊要求:业务模式创新性需通过深交所创新性论证
案例:宁德时代(创业板)通过高研发投入(2024年研发占比7%)和市场份额优势,成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。
3. 北京证券交易所
(北交所)
北交所侧重点: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,2025年预计上市40-60家,审核周期短(平均6个月),支持新三板创新层企业直接转板。
北交所新政亮点:直联审核机制;优质企业上市周期压缩至4个月;做市商扩容:做市股票日均成交额提升320%
北交所上市条件:创新层挂牌满12个月,预计市值≥4亿元,近两年净利润≥1500万或营收≥1亿,且研发投入占比≥8%。
强调“专精特新”属性,2025年《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》要求披露ESG信息,提升信息披露质量。
案例:贝特瑞(北交所)作为锂电材料龙头,凭借技术优势募资10亿元,市值突破200亿元。
4.上市路径规划建议
1.分阶段策略:
初创期:北交所或新三板创新层(审核快、成本低)。
成长期:创业板/科创板(融资规模大,估值溢价高)。
成熟期:主板或港股/美股(国际化布局)。
2.行业适配路径:
硬科技企业:科创板→港股18A→纳斯达克(如寒武纪)。
消费类企业:深交所主板→港交所(如农夫山泉)。
3.备选方案:
A股遇阻时,可考虑并购重组(如半导体产业链整合)或SPAC上市。